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,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原文与诗意解读
《答谢中书书》原文及翻译:
山川之美,古来共谈。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。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实是欲界之仙都。自康乐以来,未复有能与其奇者。
山川景色的美丽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。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,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。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,交相辉映。青葱的林木,翠绿的竹丛,四季常存。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,传来猿、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;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,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。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。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,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。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带你们穿越时空,一起领略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笔下那美轮美奂的山水画卷。没错,就是那封流传千古的《答谢中书书》!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一探究竟,感受那份古人的诗意与哲思。
一、山水之美,古来共谈

《答谢中书书》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。信中,他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山水画面,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这封书信不仅展现了陶弘景对山水的热爱,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追求。
原文如下:
山川之美,古来共谈。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。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实是欲界之仙都,自康乐以来,未复有能与其奇者。
这段文字,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对山水的热爱。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卷,感受那份自然之美。
二、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

“高峰入云,清流见底。”这是陶弘景对山水的第一印象。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,清澈的溪流见底,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。
想象站在山巅之上,俯瞰脚下的世界,那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。而那清澈的溪流,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,让人回归自然。
三、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

“两岸石壁,五色交辉。”这里的石壁色彩斑斓,美不胜收。五色,即青、黄、白、黑、赤,这五种颜色交相辉映,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。
想象夕阳西下,阳光洒在石壁上,那五彩斑斓的色彩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。这样的景色,让人陶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
四、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
“青林翠竹,四时俱备。”这里的青林和翠竹,四季常青,生机勃勃。无论是春日的嫩绿,还是秋日的金黄,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
漫步在这片林间,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听着鸟儿的歌唱,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。
五、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
“晓雾将歇,猿鸟乱鸣;夕日欲颓,沉鳞竞跃。”这里的景象更是美不胜收。清晨的薄雾渐渐消散,猿猴和鸟儿开始欢快地鸣叫;夕阳西下,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。
这样的画面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,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。
:
《答谢中书书》是一封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书信,它让我们领略到了山水的美丽,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,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。